灭幼脲又称灭幼脲3号,苏脲1号。它对光和热较稳定,遇碱或强酸物质易分解,常温下贮存稳定。灭幼脲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的触杀作用,能够抑制和破坏昆虫几丁质合成酶的形成,导致幼虫不能生成新表皮,阻碍其蜕皮变态而死亡。
灭幼脲类农药在昆虫初龄幼虫期用药效果很好,食药致死量越大,治理效果越差。所以,治理金文细蛾等害虫的较佳用药适期是越冬成虫和一代成虫盛发期到1~2代幼虫孵化期,待潜叶虫、卷叶虫、食心虫进入到叶片,钻入果内或形成包被后再进行施药治理,治理效果差了,灭幼脲的作用机理:灭幼脲属苯甲酰脲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为昆虫农药。通过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酶和尿核苷辅酶的活性,来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从而导致昆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影响卵的呼吸代谢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和蛋白质代谢,使卵内幼虫缺乏几丁质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后随即死亡;浓度强调一个准字。灭幼脲不溶于水,在绝大多数有机溶剂里溶解度很低,很难加工成乳油或超低量油剂。目前,市场上的灭幼脲多是悬浮剂,使用时应先摇匀,用少量水稀释后,再加水至需要浓度,搅匀后喷用。灭幼脲类
杀虫剂要禁止与碱性农药或肥料混用。可与一岸裟酸性或中性的药剂或肥液混合使用,且药效不会降低。灭幼脲施药3-5天后药效才明显,7天左右出现死亡高峰。在2龄前幼虫期进行治理果良好,虫龄越大,防效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