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化学
除草剂有多种类型,有针对性地施用化学除草剂,可以杀灭杂草,保护作物,且省工省时省力,防治效果好。 除草剂的不同化学结构类型及同类化合物上的不同基因取代对除草剂的生物活性具有规律性的影响,因而按除草剂的化学分类既科学、系统、详尽,又便于记忆。
一、化学除草剂的种类
1.选择性除草剂。
2.灭生性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对所有植物均有 灭杀作用,不分敌友,将作物与杂草统统杀死。但此类除草剂如果利用位差选择、时差选择、定向喷雾,也可用于农田。 ①位差选择。如在水稻插秧后3~6天,撒施五氯酚钠毒土,五氯酚钠吸附于地表,杀死浅层萌发的杂草,秧苗在水层以下,使水稻秧苗不受伤害。 ②时差选择。如在作物播种前喷施
草甘膦杀灭杂草,草甘磷与土壤接触后即失效,待1~4天后再播种,则对作物安全无害。
3.触杀型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在植物体内很少移动或不移动,只伤害植物接触到药剂的部位,对植物没有接触到药剂的部位无影响,如克芜踪、敌稗、除草醚等。
4.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可被植物的棍、茎、叶吸收并传导到全株,从而杀灭有害植物。如草甘膦、盖草能、稳杀得等。
除草剂的发展趋势逐渐平稳,主要发展******、低毒、低用量的品种,对环境污染小的一次性处理剂逐渐成为主流。除草剂的使用,不仅大大减少了杂草引起的经济损失,提高了除草效率,节省了人工,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而且减免了作物栽培中的部分机械除草作业,为改变栽培方式创造了条件。